- 商品介紹
- 專輯曲目
- 商品注意事項
當海潮湧向礁岩 浪沫撫過了礫石灘 我們潛入太平洋 仰望海面穿透而下的光 這是一張關於海洋的專輯,延伸自2013年的《邊境消逝》,描繪的是台灣的東海岸,以及包圍著東部小島的太平洋。我們以音樂模擬海的各種樣態,包括了難以捉摸的海流、高高撐起的長浪、礁岩旁的碎浪、來回撫觸岸灘的浪沫…… 為了這次的創作,我們來回數次東海岸,從花東交界的壯闊礁岩、阿朗壹古道、綠島的燕魚群、蘭嶼一望無際的清澈海底,找到了觸發靈感的泉源。這些以海為題的音樂起於花蓮的石梯坪,〈當海潮湧向礁岩〉用鋼琴的五拍節奏形容滾動的渦流,並由弦樂各自代表海流、潮汐、海流、海浪以及礁岩上濺起的浪花。〈浪沫撫過礫石灘〉的場景則來到阿朗壹古道,從圓滾滾的南田石反省台灣海岸的現狀。 首曲〈日出〉由A調出發,敘述在蘭嶼看日出的歡樂過程。也許因為A調的音樂經常是色彩斑斕的,也因為A這個音是弦樂調音的基準,我們直覺地將之比擬為海平面,象徵以海定位所有感知的島民生活。〈潛入太平洋〉用橫越四個八度的A音,從海面向下勾勒出海中深邃的空間,當海流從上下左右流竄而過,我們仍佇立於同一個深度。〈在無垠世界的海邊相聚〉也以A為主音,刻劃的是夜晚的海灘,曲名源於泰戈爾的〈海邊〉(On the Seashore)。 為了更了解海洋,我們開始學習潛水。永遠忘不了在蘭嶼的第一次,我們從海面下沉,清澈得能看見五十公尺遠。抬頭仰望,水面像是一片搖晃的鏡子,陽光穿透而下,宛如閃耀的簾幕。幾位潛伴懸在前方,被光包圍著;身旁的小魚貼著我們,在我們吐出的泡泡中一同前行。這個瞬間孕育了終曲〈仰望海平面〉。在我們以音樂分享這趟東海岸之旅後,也企圖透過此曲回歸到人的情感面。 生活於海島的我們,從小到大總有數不清的故事是在海的陪伴中發生的。我們必定在海邊度過許多快樂的時光,也一定曾經獨自悲傷地看海,與大海有關的記憶是五彩繽紛也深沉靜謐的。於是這張專輯便長成了現在這副模樣,有陽光、有晚風,有青春熱鬧,也有探入內心的自省──大海映照出的就是這些說不完的故事。 推薦文 就如陸蟬般拉長身影,隱身於深藍一片,感受海的孕育、脈動、蛻變。經歷了美好、耳濡了衝擊。Cicada的內太空,帶來海面下的感動。 ──拓荒者潛水教練/Ken 我喜歡這樣想,廣大的流行樂世界還有很多空間,還少了很多創造,而踩著新古典/獨立/跨界前進的他們,正捏著一個新角色要加入。 ──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/小樹 我總覺得,最好的音樂應該要是一扇任意之門。謝謝Cicada,帶我回到/去到家一般的遠方。 ──作家/林達陽 有一些音樂,就是必須費神聆聽,沒得商量閃躲或只當背景。Cicada在旋律中披荊斬棘,挑戰悅耳之外的故事深度,器樂伸展自由如舞,值得聽者花不只一張專輯的時間探索。 ──作家/陳玠安 心思滾在灘上,音符浮出海面,聲音漸層融入水裡,我們的視野得以攀上旋律飛向海天盡頭。 ──海洋文學作家/廖鴻基 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關於Cicada 成軍於2009年,Cicada以鋼琴、木吉他、小提琴、大提琴四種樂器交織而成。之所以取名為Cicada(蟬)是因為,人們察覺到蟬的出現,往往是聽到牠們的聲音,而不是看見其形體。 2013年,Cicada開始為台灣的土地創作,《邊境消逝》的主題是西海岸,《仰望海平面》描繪的則是台灣的東海岸,以及包圍東部小島的太平洋,這兩張專輯皆用一種擬人化的方式,想像這片土地面對各種變遷時的心路歷程,並集結為《Ocean》,由日本廠牌Flau發行。
1. 日出 2. 有一撮陽光 3. 越過海岸山脈 4. 深藍色長影 5. 在無垠世界的海邊相聚 6. 當海潮湧向礁岩 7. 浪沫撫過礫石灘 8. 潛入太平洋 9. 仰望海平面
山海山販售商品為版權商品,恕不提供拆封試聽及非瑕疵的個人因素退貨,購買前請至購物需知詳閱注意事項
■ 商品拆封過程煩請錄影,並於您收到商品一週內,詳細檢查商品。
■ CD / 唱片運送過程無法避免碰撞,黑膠封面邊角可能會有小摺痕,若您對外觀較要求,請直接至實體店面挑選,
我們不接受因外觀不滿意等非播放上瑕疵的退換貨,敬請見諒。
■ 若您收到的商品有瑕疵或損壞,請勿拆封並且保持商品完整包裝,若屬個人主觀範圍,恕不提供退換。
■ 預定預購商品若遇國外發行日期延後,本店恕不接受取消及要求退款。
■<出清商品>因發行年代久遠,外觀包裝皆不完美,非光碟瑕疵接不予退換貨。
■ 訂單成立後如有需變更請在24小時內告知,逾期則不受理。
■ 尚未發行之商品,發行日不等於到貨日,預計發行後約2周左右到貨。
■ 彩膠產品圖僅供參考,實際需依實體商品為主。
■ 收到包裹外紙箱如有損毀情形,請於上班時間且24小時內回報,逾時則不受理。